高速、水运、机场
安徽全面奠定交通枢纽地位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徽交通改革发展最为困难、极其复杂、充满挑战、也是成绩显著的一年。一年来,面对扩大内需政策带来的历史机遇,面对燃油税费改革等重大改革实施带来的巨大影响,面对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繁重任务,面对行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挑战,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上下一团和气,围绕发展、改革、管理、服务的理念,超额完成本年度任务,实现了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各行业全面发展的喜人局势。”
新增高速302公里
全年我省高速建设项目中,顺利完成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及接线、绩溪至黄山、黄山至祁门、蚌埠至淮南、芜湖至雁翅、泗许高速宿州段和亳州段等高速公路续建项目进展良好,周集至六安高速也已复工建设,六安至武汉高速安徽段、六安至黄尾至潜山及阜阳至周集高速北段等4个项目建成通车,高界路路面改建工程、合宁路大陇段四改八扩建工程全线完工,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2公里。
世行项目全面推进改造
我省世行项目建设在去年是建设重点,各方面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步伐。全年新改建油路1006公里、水泥路259公里,桥梁2506延米/66座。17条计1204公里世行贷款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实施安保工程628公里,改造危桥108座。对口援建松潘交通项目的实施,川黄公路、牟尼沟隧道等重点项目陆续开工,进展较快。以“村村通”民生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59亿元,其中“村村通”工程完成37.5亿元、完工里程12665公里,完成农村客运站110个;完工渡改桥66座,渡口标准化246道。积极开展“村村通”完善工程,实施了路肩硬化、会车道和安全警示标识等配套设施建设。
新桥机场初具雏形
去年我省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进入新阶段,其中沙颍河颍上船闸、耿楼船闸、巢湖港巢湖港区一期工程如期完工,芜申运河(马宣段)航道整治、合裕线裕溪复线船闸、浍河蕲县船闸、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全年航道维护通航里程2888公里、航标945座,更换、新增航标81座。
我省的合肥骆岗机场改扩建工程,在去年4月中旬中博会前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黄山机场国际航站楼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顺利推进,主航站楼已正式开工建设。
二级收费站顺利转型
去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我省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人员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工作实施意见》,自去年元月1日起,我省停征养路费等5项交通规费,2月28日24时起,全面取消我省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撤销71个收费站,取消收费里程3711公里。我省在改革中,切实做好涉改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圆满完成国税和地税部门接收人员统一考试,其中国税部门考录工作已基本完成。截止到去年底,全省税费改革涉及人员23209人,已有14726人得到平稳分流安置,占63.45%。积极争取我省燃油税转移支付基数,力保燃油税中央转移支付交通资金“四不变原则”落到实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改建59个治超站工作进展顺利。
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我省推进12个国家Ⅰ类治超站建设,已完成11个站点建设任务。部署启动治超“迅雷行动”。合肥、六安市政府牵头,集中整治合六路黄沙运输超限超载现象。淮北市联合皖苏豫三省七市,开展区域联合集中治超“淮海携手行动”。全面完成全省高速公路网路线命名和编号调整,以及分车道分车型限速标志调整,提升了公路指路服务功能。
高速实行不停车收费
在去年的交通建设中,我省交通部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交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促进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交通现代化水平。帅先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建成省级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部省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全年共鉴定验收科技、信息化、标准化项目42项,荣获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部公路交通科技进步奖6项。发布并推广《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技术指南》等省交通行业地方标准12项。
此外,省交通信息中心基本组建完成。沪苏皖两省一市率先完成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ETC)系统联网,我省“徽通卡”同步开通运营。以部“省级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示范工程建设为切入点,整合全省公路交通行业信息资源,搭建了全省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完成了“长三角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高速公路车辆多路径识别研制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了阜阳至周集高速公路北段通车后对多异性车辆的识别。
现代交通运输业初具规模
去年,我省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交通行业去年率先开展的省级机构改革中,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反复与有关部门协商,明确了我省交通大部门制订改革的方向。去年6月20日,省交通运输厅在吸收原交通厅职责和原省建设厅城市客运管理职责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经过积极争取,经省编委批准的省交通运输厅“三定”方案中,增设了科技处和安全监督处(应急办)。省级交通、邮政、民航建立了沟通联系机制,各地交通运输局正在组建之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
在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交通企业做大做强,我省第一批94家重点支持的交通运输企业已初步确定。国家一级客运企业增至4家。
同时,稳步推进运力结构调整,全省省市际客运班车中高级车所占比例达到83%。加快推动公司化经营改造的步伐,“合肥-阜阳”、“淮南-蚌埠”客运班线实现公车公营,全省道路运输企业公司化经营比例达46.3%。
此外,加强与邮政物流合作,探索农村物流发展新模式,小件快运系统成功试运行。各市基本实现同城客运站联网售票,黄山市实现了与邮政联网售票。我省现代交通运输业综合体系初具规模。
铁路:全年完成844亿元投资
2009年是我省铁路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抢抓机遇,促进新建设项目及时开工是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继合宁、合武相继开通、运营后,我省去年又新开工合肥至蚌埠、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宿州至淮安、阜阳至六安铁路、合肥至枢纽南环线及南客站、宁西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阜淮-淮南-水蚌三线电化工程、合肥火车站改革、合肥北货场搬迁、亳州火车站改造等10个铁路项目,总投资844亿元,为历年之最。
同时,去年我省的黄山至杭州铁路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正在开展专家咨询论证;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皖赣铁路芜湖至宁国、宁国至绩溪段扩能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经铁道部和省政府联合批复,可研报告审批支撑性文件基本完成,即将审批;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预可研方案竞选进入报告编制阶段;合肥至庐江至铜陵铁路、铁道部已完成内审;池州至九江铁路、合肥至安庆城际铁路、南京至芜湖至铜陵至宣城铁路、六安至安庆至景德镇、六安至庐江、黄山至金华、宿州至亳州铁路等项目正在积极谋划推进,争取铁道部尽快启动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