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服务热线:0551-62827080   紧急救援:18955165900  
首 页 行业动态 政府视窗 新闻调查 访谈专题 服务项目 游记杂谈 自驾线路 车主维权 关于我们
车友信息 新车选购 二手市场 用品超市 交通新闻 自驾茶吧 养车课堂 特约商户 俱乐部联盟 景区推荐
车辆维护 车辆救援 推荐产品 驾驶课堂 违章查询 景点导游图 驾驶与保健 事故案例 招贤纳士 养车课堂
避让不当撞护栏 奥迪车烧成废铁
司机回头8次看美女 致连环追尾
38辆豪车飙车被抓
自家三辆车接连被划 车主怒小区门26小...
17岁男孩劝诫违章车被司机当街殴打
合肥街头现亿元迎亲车队 保时捷911仅...
更多 >>
 · 黄山市“全域自驾”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 年末购车福利 太平洋汽车网“厚惠无欺”
 · 知名品牌齐亮相 橡树入驻广州国际车展引...
 · 五重豪礼相赠 摩卡语镜MC055钜惠广...
 · 培英电子登陆国际车展 欧龙HIFI“嗨...
 · ZOONO祖诺抗菌护理套装 广州国际...
 · 穿网购价 来广州车展抢梦仕名车地毯
 · 一起去广州车展体验理想车生活 卡仕达与...
 · 康维特CCE无源双驱超薄低音国际车展双...
 · 达晨数码携PAPAGO行车记录仪 特惠...
 · 车内细菌真不少!祖诺国际车展上演物理抗...
 · 4折 通视创客360智能全景记录仪大让...
更多 >>
 
  政府视窗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视窗
“杜绝虚假报道”专项教育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浏览:1069  发布人:安徽汽车救援网  2011-03-23-11:2

 

    “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启动以来,一场围剿虚假新闻的战役在全国打响。从全面部署到广泛宣传,从自查自纠到自我教育,从理论学习到案例分析,从正面典型到反面教训,“杜绝虚假”没有流于形式,没有“一头热”或只是“上头热”,而是在新闻界实实在在地稳步推进。

    如今,为期半年的专项教育活动已经时间过半。这场围剿之战在过去3个多月里究竟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又为新闻界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开展自我教育 学习风气日益浓厚

    在实际工作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学习教育活动,既加强了对编辑记者的教育引导,又在本单位形成了日益浓厚的学习风气。

    1月10日,在《中国青年报》的每周办公例会上,总编辑陈小川强调,“记者不管有什么观点,有什么看法,一定要有事实作支持。事实靠什么?就是要靠深入采访”;1月25日,针对《中国青年报》一篇稿件引用数据不实一事,陈小川在每周办公例会上再次强调,“言论和报道引用的评论和依据,一定要用可靠媒体的,尽可能不沿用网上的一些概念,尤其不要据网上的那些概念大发义愤”。

    陈小川在办公例会上关于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提醒,只是此次专项教育活动中,各新闻单位教育编辑记者筑牢杜绝虚假报道防线的一个场景。去年11月23日以来,各地各新闻单位突出专项教育活动的学习教育特色,在实际工作中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学习教育活动,既加强了对编辑记者的教育引导,又在本单位形成了日益浓厚的学习风气。

    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上党课,是新闻单位向虚假报道宣战的一面旗帜,也是其开展自我教育、加强思想学习的有效形式。在专项教育活动中,很多新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结合本单位实际,亲自为编辑记者上党课,在本单位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比如,《人民日报》总编辑吴恒权以《继续增强四个意识,当好舆论斗争先锋》为题,到《环球时报》讲党课;《光明日报》总编辑胡占凡以《强化责任,恪守道德,铲除虚假》为题,在全社进行专题讲座,并以《如何确立正确的新闻观和办报方向》为题,专程到《新京报》讲党课;《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刘健在报社举办报告会,以《失实之心防——谈谈媒体上的一种“高级错误”》为题作专题党课。据了解,福建省新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上党课63次、举办讲座126场,共11500人次参加;四川省各级广播电视管理机构和播出机构,实行“三个一”党课学习制度,每位班子成员每个月至少讲一次党课,并要求形成完整的学习记录,党员干部提交学习心得。

    同时,各新闻单位还通过集体学习、分层培训、论坛沙龙等多种形式,提升媒体的管理水平以及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比如,《人民日报》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作杜绝虚假报道主题报告,各部门负责人及一线编辑记者300余人聆听了讲座,使大家对新闻真实性的认知更为立体化和体系化;《中国青年报》举办摄影专题研讨会,由摄影部主任结合“周老虎”、“藏羚羊”、“广场鸽”等发生在摄影领域的虚假报道典型案例作主旨发言;上海广播电视台开展了“传媒·影响力”——SMG“三项学习教育”系列培训,先后邀请12位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湖北省对各市州宣传部分管副部长、党报社长、电台电视台台长和省直新闻单位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学员围绕“媒体的权力属于谁”、“媒体的资源谁给的”、“媒体由谁管”3个问题集中展开讨论;《三秦都市报》邀请法律顾问围绕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和危害、整治虚假新闻的办法等问题对采编人员进行培训。

    为增强学习教育效果,各地各新闻单位在组织学习全国“专教办”推荐的重点书目的同时,还结合实际向采编人员自行推荐了一批重点读物。比如,上海市要求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新形势下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研究》等理论书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山东省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向全省新闻战线推荐的学习书目中,既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闻理论知识、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也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经典读物;中新社在组织对推荐书目的学习中,重点帮助年轻采编人员系统、简明和准确地掌握新闻真实、新闻价值、新闻事业、新闻舆论导向、新闻事业管理等新闻学知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先后推荐50多本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读本。此外,一些媒体还自编学习培训材料,如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整理汇编《虚假失实报道典型案例》等教材,《中国食品报》编写专项教育活动问答材料,将教育内容与新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严查制度漏洞 采编流程得到规范

    认真查找本单位防范和抵制虚假报道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积极采取改进措施,通过建章立制、强化制度执行,堵塞造成虚假失实报道的各种漏洞。

    虚假新闻往往是由于思想认识不高、采访作风不踏实、内部管理存在漏洞等原因造成的。比如,去年12月,《新民晚报》的编辑在图片报道中错把“蟹王”当“蟹后”,报社热线电话一夜间接到442个纠错电话后,总编辑亲自撰写《1只大闸蟹跟442只电话》一文在该报头版署名发表,向读者承认“这么明显的差错‘雌雄不辨,图文不配’,竟没有发现。除了说明我们工作不够认真、流程不够清晰、管理不够严格之外,没有其他理由可说。”

    为设立防范虚假新闻的有效屏障,在专项教育活动中,各地各新闻单位认真查找本单位防范和抵制虚假报道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积极采取改进措施,通过建章立制、强化制度执行,堵塞造成虚假失实报道的各种漏洞,初步取得了制度性成果。

    首先,完善采编流程管理制度,形成严密的防范体系。比如,人民日报社进一步规范采编流程,完善稿件审签制、稿件分级审核制、编辑责任制、总编辑终审制,建立虚假新闻报道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自由撰稿人来稿、“新闻线人”报料等相关管理规定;《北京日报》进一步加强稿件两级送审制度和填写稿签制度,在核实新闻事实、转述其他媒体采访内容、严禁摄影记者摆拍和图片合成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重新通过新版ISO质量认证体系审核,按照体系认证要求,每天派中心领导参与早新闻监制,每天有值班领导负责全天节目,各节目的“三审”都要求在编稿系统或纸面上留下印记;《武汉晚报》建立了一篇稿件从记者自检到总质检最后审校的8级检校刚性审编流程,漏掉任何一道程序稿件都无法见报;《华西都市报》新制定《关于记者采写稿件必须标注信息源的规定》、《采编流程发稿规定》,要求记者必须在稿件中标注被采访者的联系方式以便核实,同时加强对重大稿件、敏感稿件、舆论监督稿件及言论稿件把关,强化编辑把关作用和总编辑审稿制度;《海峡都市报》从1月10日起实行集体夜班制度,所有编委20:00~22:00均需到岗,共同对稿件和版面的质量进行把关。据了解,该制度实行以来,《海峡都市报》的报纸质量明显提升,读者对新闻内容的投诉电话明显减少。

    很多新闻单位还针对网络信息源专门建立了转载制度规范。比如,人民日报社对互联网信息使用作出明确规定;中新社加强了对博客、社区、论坛、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管理,不为虚假新闻提供传播阵地,不为错误思想提供泛滥温床;河南省出台《关于严格防范和杜绝网上虚假新闻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完善网站管理制度;南方网根据转载稿件核实难、网民发言把关难、编辑年轻辨别难等特点,有针对性地专门制定工作方案。

    其次,制定采编行为准则,完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比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先后修订《采编人员准则》、《消息来源使用管理办法》,旗下《南方日报》制定了《杜绝虚假新闻采写守则》;《江南都市报》制定了《采编人员管理办法》、《采编人员八不准》等规章制度;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各媒体都制定了新闻采编业务规范;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制定《采编行为准则》,包括保障报道的真实与准确、维护报道的公平性、严禁“有偿新闻”、维护群众利益等四大部分。

    此外,各地各新闻单位还将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作为防范虚假报道的重要措施,通过引进外部力量,不断完善社会监督机制。1月1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大洋网全文刊登新修订的《广州日报采编行为准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成立采编行为准则监察委员会,专门负责受理举报、核查、处理工作。《江西晨报》、《重庆晨报》等媒体也通过这种行为准则全文见报的方式,督促全体编辑记者规范采编行为。

    为进一步提高新闻把关能力,山西、浙江、福建、湖北、山东、重庆、四川等省市和一些新闻单位,从各行业公开聘请社会监督员并公布名单,建立群众阅评员每天评报制度,开展“放心记者”和“放心编辑”群众评选活动,对媒体工作进行有重点的监督,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据了解,山东省电台面向社会招聘节目听评员,建立了一支由1000名热心听众组成的听众听评网。

    改进作风文风 记者深入基层一线

    针对采访不扎实、作风飘浮的现象,教育引导记者自觉践行“三贴近”原则,转变采访作风,深入一线采写现场新闻,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报道。

    “新闻媒体有意造假不多,但记者作风不实、采访不深入,比如坐等新闻热线、蜗居大城市、从网上扒新闻等做法,往往容易造成不实新闻。”厦门市新闻阅评员方汉生说道。针对一些新闻从业人员采访不扎实、作风飘浮的现象,在专项教育活动中,各地各新闻单位结合采编实践,教育引导记者自觉践行“三贴近”原则,转变采访作风,深入街道社区、厂矿企业、田间地头采写现场新闻、一线新闻,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报道。

    比如,《山西日报》要求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必须深入一线采访,不去采访现场的稿件一律不发;《重庆日报》指出本报也曾因采访不深入出现过混淆“公租房”与“廉租房”的失实报道,要求不折不扣做好专项教育活动,并针对“80后”一线采编人员,着重从电话、网络采访等方面进行教育和监管;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华龙网的《阳光重庆》栏目,对网民提供的线索派记者到现场采访核实,无法核实的不予刊登,同时,该栏目还推行“三看”原则,即回头看,总结失误查找隐患消原罪;常态看,让专项教育活动成为伴随日常新闻采编常抓不懈的工程;深度看,深入新闻一线鉴别把关。

    元旦、春节期间,为改进作风文风,很多媒体都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设《新春走基层》等专栏专版,连续推出记者来自基层的报道。比如,上海《劳动报》推出6期共48版的《兄弟》农民工系列报道特刊,10多名记者用半个多月时间深入农民工中间,写出生动翔实的报道;湖南省组织青年编辑记者赴本省偏远地区学习实践,深入了解国情民情;重庆市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组织2800多名新记者、编辑、主持人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采写出760余篇真实生动的新闻;《山西农民报》开展“五个覆盖惠民生,记者基层百日行”大型采访活动,首批下乡采访的5路记者冒雪进村入户采访,受到基层群众欢迎。

    专项教育活动在广大新闻从业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编辑记者都撰写文章或感言,谈自己对杜绝虚假报道、深入基层一线的认识和体会。上海广播电视台记者王勇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一名记者,要“名”更要“命”;《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朱建国结合自己近期两幅新闻图片的真实性经受住各方质疑的事例,深刻体会到只有做到采访扎实,才会感到心中踏实;《山西农民报》记者表示,不深入基层,不走进田间地头,不蹲守山庄窝铺,就不可能感受到真实的情况,就不可能采写出鲜活真实有价值的报道,就不可能去发现问题,更谈不上为农民说话、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宗旨;《西安日报》记者说,只有真真切切投入到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才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时代跳动的有力脉搏,并与这个沸腾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通过专项教育活动,员工们的职业意识、学习意识、深入意识、创新意识确实得到了提高。”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负责人举例说,1月6日凌晨,太原市西山煤电职工总医院附近的自来水管突然破裂,附近2000多户居民受到影响。在隆冬零下十六七度的低温下,综合广播记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先后3次在直播节目中发回连线报道,对应急处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报道。“这个鲜活事例就很有说服力。”

    要杜绝虚假新闻,仅仅改变作风文风、深入基层一线,还是远远不够。在专项教育活动中,《三秦都市报》的一名记者对此就有很深的体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时,记者不仅要赶到现场作深入全面的采访,还要认真思考事发地点和事发时间,冷静分析事件后果和可能发生的变化,主动征求当地政府部门及相关方面意见。在情况不清楚、不明朗时,要慎重发稿,慎重表述,防止偏听偏信,造成事与愿违的严重后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刊登 | 友情联盟 | 站点地图
Copyright 2009 安徽汽车救援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6386
皖ICP备17027596号 技术支持:卓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