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绵绵让不少车主吃到雨中开车的“苦头”,追尾·熄火。。。。雨中开车,状况确实不少。进入雨季,如何保证雨季行车安全?车辆在水中熄火怎么办?如何防止电源段路?
为此,笔者搜集了雨中行车的小窍门,让广大车主尤其是新车主做到心中有数,在暴雨突然袭来时避免或减少损失
第一招:雨中行车速度要慢
雨天造成路面湿滑,摩擦系数降低,行车时一定要减慢车速,随时保持与前后车辆的距离,提前做好采取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过弯时,要尽可能把车速降下来,匀速通过。雨天驾驶车辆,不仅要保持驾驶员的视野,还要确保别人能看到你。
当能见度小于200米是,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当能见度小于100米是,则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牵扯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当能见度小于50米以上的距离,除了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外,还应进一步降的车速。
第二招:涉水熄火勿重复启动
雨中行车难免会遇到水洼,下雨很容易造成路面积水,有时候积水很深,这让很多车主头痛。
遇到积水路面不要盲目强行通过,应该停车观察。如果车主非开车涉水不可,也一定要注意水的深度,水深不宜超过半个车轮的高度。同时,涉水时尽量避免多车同时通过,要依次顺序前行,更不能跟在大车后面或伴随大车而行。如果车主发现汽车被淹,一定不要强行发动汽车,而应尽快将车辆推至安全地点,并尽量使车辆前高后底,这样可使进入排气管中的水流出,避免损坏三元催化器及消声器等部件。
第三招:汽车安全检测要先行
在雨季来临之时应做好车辆的相关检查工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首先应该检查雨刷,大雨滂沱时,出现在驾驶员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严重下降,就会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在雨天保证行车安全方面,雨刮器自然非常重要。雨中行车时,没有刮净的雨水,会使前方视野极度模糊,往往因此而引发交通事故。
雨天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车内进水导致线路短路。车辆在车门边框等位置都在都有橡胶材质的密封条,一方面是保证车辆的隔音性,另一方面也是保证整车的密封性。车辆密封性方面老旧车辆尤其需要注意,需要检查清洁车门,底部排水孔以及底盘上的橡胶密封圈,如果排水孔堵塞或密封不好,在雨天行驶或经过积水路面时就容易导致车厢进水,严重时会造成车厢电源线短路,车辆控制器损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