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获悉,负债20多亿元“跑路”美国的浙江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已经回国。据知情人透露,“眼镜大王”胡福林此次回国是谈判企业重组事宜。
温州老板因无法偿还高利贷出逃,民间借贷危机愈演愈烈。自今年年初,温州部分企业出现资金危机以来,已有90多个老板负债出走,目前有3人已返回国内。
温州老板
大逃亡不完全名单
胡福林只是最近“跑路”的温州企业老板之一。实际上,自今年4月开始,温州企业主“跑路”的报道已开始见诸报端,之后呈现出蔓延和扩散的趋势:
4月份,温州龙湾的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同月,温州波特曼咖啡老板严勤为出走,相关门店停止经营;位于乐清的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因资金链出现问题出走。
不久之后,天石电子老板叶建乐、巨邦鞋业老板王和霞、恒茂鞋业老板虞正林、锦潮电器老板戴列竣、耐当劳鞋材公司老板戴志雄、落之神鞋业老板吴伟华、蝶梦儿鞋厂老板黄杰等先后“跑路”。
进入9月,“跑路”出走大潮进一步显现。先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家电老板郑珠菊携款潜逃,“落跑”半月之后,被警方追捕归案。
当地最热论坛“七零三”罗列了一份“温州大老板大逃亡名单”,冗长的名单列出了超过30位“跑路”的企业老板。
9月22日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
就在记者在温州采访期间,温州正得利鞋业的老板又因债务问题从市区顺锦大厦22楼跳下身亡。
民间借贷
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温州老板集体跑路,被指向的原因大多相同——企业资金链断裂。
以信泰集团为例。信泰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目前温州最大的眼镜生产厂商之一。信泰集团拥有的自主品牌“海豚眼镜”,是温州眼镜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十几家子公司遍布在香港、上海、深圳、温州等地。
但由于涉猎业务过多、扩张过快,信泰数亿元的产值根本无法满足其扩张的需求,最终陷入资金链断裂的“绝境”。据称,其真实的欠款高达20多亿元,其中民间高利贷12亿元,光月息就高达2000多万元;还有8亿元银行贷款,每月月息也需500多万元。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目前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是2分~6分,有的甚至高达1角5分,年利率达180%。一企业老板说,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实业毛利润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高利率的民间借贷很容易就把企业逼上绝路。
据称,温州“跑路”的企业老板涉及的资金大都达到几千万、数亿元的规模,有的规模甚至在10亿元以上,而这背后都牵扯到利息高昂的“民间借贷”。“跑路”的老板或多或少都参与了民间借贷。
温州家庭
九成卷入高利贷
让人担忧的是,由于担保公司的钱基本都是从民间借款而来的,借款一般是普通家庭把钱交给中间人,中间人再交给公司,形成层层往上交的金字塔形式,一个老板的“跑路”,很可能让成百上千户普通家庭的借款血本无归。
央行温州支行今年7月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其中,规模高达1100亿元。今年二季度,选择“民间借贷”的储户占24.5%,首次超越“房地产投资”跃居首位。
与此同时,由于企业间在借贷时往往相互担保,一家发生破产倒闭势必危及互保企业,所谓“一倒一大片”,形成多米诺效应。
据了解,信泰集团董事长跑路后,十余家企业因此受到牵连甚至倒闭。当地颇有规模的宝业皮革因高利贷无法偿还、老板不知去向后,工厂大门口被当地法院先后贴上10张催缴欠款的传单,其担保企业大华皮革受到牵连,不久同样破产倒闭。
同时,老板逃跑事件不仅拖累了大批资金链上的企业,对地方经济造成重创,也带来社会问题。胡福林负债20多亿元出逃后,信泰上千员工集体讨要工资。 (本报综合报道)
■应对
温州市: 银行不抽资、不压贷
据报道,温州市政府今天推出“一揽子”救市措施,防止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农资委副主任、派驻市工商银行联络组组长潘玉花介绍,联络组将全力协助银行机构做好银企融资对接,要求银行不抽资、不压贷,并协助银行了解贷款企业情况,防止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
据介绍,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正在和进驻联络组积极沟通,按照“属地管理、一企一策”的原则切实为中小企业解决问题。温州市常务副市长孟建新说:“我们政府正在采取强有效的措施,来稳定规范金融秩序,我们对合法的民间借贷是加以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