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关于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方已公开表明严正立场,同时向日方提出交涉表明严重关切。
洪磊说,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我们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我们将密切关注有关事态。
另悉,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22日与来访的日本外务省亚大局长杉山晋辅会谈,就中日关系及有关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日本政府称大屠杀不可否认
日本政府22日就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到访的南京市政府代表团时,否认“南京大屠杀”一事作出回应,认为当年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对普通民众的杀害和掠夺行为“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在22日上午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旧日本军在南京“对非战斗人员的杀害、掠夺等行为是无法否定的。村山谈话发表以来,政府(对于‘南京大屠杀’等)的立场没有改变”。
藤村修还表示,在对待过去的历史问题上,日本政府将会一如既往地遵循“村山谈话”原则。
名古屋市长拒不收回言论
因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南京大屠杀纯属虚构”言论,南京市政府宣布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的官方交往。就此,22日河村隆之召开记者会,再次宣称“所谓的大屠杀是不存在的。我不会收回我的言论”。
20日河村隆之在面对前来友好交流访问的南京市政府官员时称“不存在南京大屠杀”。对此,在22日的记者会上河村辩解说,自己当时的真实想法是“因为最近出了新的研究成果,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我本打算就南京大屠杀与南京的各位进行一场讨论”。
名古屋市国际交流科透露,21日接到了驻名古屋中国总领事馆抗议电话等。据悉中方在电话中指出,在日中两国政府正在开展历史研究之时,河村基于个人推测的发言过于轻率。
(本报综合新华社电)
连线
南京驳斥“特别善待”论
称是实施人道主义,优待日本俘虏
河村隆之的父亲河村鈊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参与过侵华战争,1945年战败被解除武装后,他和其他的日本士兵得到了南京当地人的善待。然而这种善待却被河村隆之视为“大屠杀不存在”的证据。
■大放厥词
如果发生屠杀 怎能温暖交流
河村隆之父亲的侵华经历对其影响很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河村隆之的父亲河村鈊男作为日军步兵第101师团第101旅团的下士参与了侵略中国的行动。
河村隆之说,“我的父亲于1945年8月16日被解除武装,来到南京,在南京郊外的栖霞寺一直住到第二年1月份。”
河村隆之称,在南京期间,和父亲在一起的还有250名日本士兵,“他们得到了当地人特别的善待,所有人都得以生还,为此他们都心怀感激。”
然而,当时南京市民对河村隆之父亲的善待,却被河村隆之视为“大屠杀不存在”的证据。
他在质问书中称,“如果在那里发生过大屠杀,就在短短8年以后,(这些日本兵)怎么可能与南京市民如此令人温暖地交流。因此,我认为应该重新研讨所谓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求证栖霞寺
所谓特别善待 只是优待俘虏
对此,记者22日上午连线了南京栖霞寺。栖霞寺资料中心的徐主任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解除武装后的日本战俘确实有一批被安置在栖霞寺。出于优待俘虏和人道主义,寺里临时搭建了帐篷,每天提供一日两餐和饮用水,总共供应了一万多斤粮食。”
但徐主任着重指出,栖霞寺对日本战俘的安置,是本着一种“尽职尽责”的心态来安置的,并不像河村隆之所说的“特别的善待”。
由于中国抗战期间的优待战俘政策和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优待的日军俘虏,多数对我军存有好感,其中部分经过教育,自愿加入我军,并组建了“反战同盟”,人数最多时近千人。
在战争结束后,这部分俘虏回到日本,依旧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做出了长久的努力。
2006年,河村鈊男当时的战友们为了感谢南京市民曾经给予他们的帮助,曾经向南京市送去1000束樱花和礼金,并种下樱花。河村鈊男当时患病,由他的妻子代替其前往南京。 (据《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