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服务热线:0551-62827080   紧急救援:18955165900  
首 页 行业动态 政府视窗 新闻调查 访谈专题 服务项目 游记杂谈 自驾线路 车主维权 关于我们
车友信息 新车选购 二手市场 用品超市 交通新闻 自驾茶吧 养车课堂 特约商户 俱乐部联盟 景区推荐
车辆维护 车辆救援 推荐产品 驾驶课堂 违章查询 景点导游图 驾驶与保健 事故案例 招贤纳士 养车课堂
避让不当撞护栏 奥迪车烧成废铁
司机回头8次看美女 致连环追尾
38辆豪车飙车被抓
自家三辆车接连被划 车主怒小区门26小...
17岁男孩劝诫违章车被司机当街殴打
合肥街头现亿元迎亲车队 保时捷911仅...
更多 >>
 · 黄山市“全域自驾”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 年末购车福利 太平洋汽车网“厚惠无欺”
 · 知名品牌齐亮相 橡树入驻广州国际车展引...
 · 五重豪礼相赠 摩卡语镜MC055钜惠广...
 · 培英电子登陆国际车展 欧龙HIFI“嗨...
 · ZOONO祖诺抗菌护理套装 广州国际...
 · 穿网购价 来广州车展抢梦仕名车地毯
 · 一起去广州车展体验理想车生活 卡仕达与...
 · 康维特CCE无源双驱超薄低音国际车展双...
 · 达晨数码携PAPAGO行车记录仪 特惠...
 · 车内细菌真不少!祖诺国际车展上演物理抗...
 · 4折 通视创客360智能全景记录仪大让...
更多 >>
 
  车主维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车主维权
媒体称海马虚报油耗实为行规

浏览:1102  来源:新浪证券日报  发布人:黑暗忧伤  2014-03-18-8:19

  就在3月15日当天,央视新闻以“造假的汽车油耗”为题,揭露了吉林某家汽车检测机构与汽车厂商海马汽车沆瀣一气,联手炮制“虚假油耗”欺骗消费者。据笔者所知,国内汽车油耗造假多年如此,已成行规,早年由汽车企业自行提供油耗数据如此,就是2010年工信部推出的“油耗数据库”也是“满库荒唐数”,公信力缺失,究其根源,工信部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多为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受利益驱使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沦为汽车企业的“帮凶”。

  汽车企业虚报油耗还不仅仅是用于产品宣传欺骗消费者,也是为获取政府更多的节能补贴。以海马汽车为例,2011年10月1日国家调整了节能汽车补贴政策,新政策的入围门槛大幅提高,要求车辆的百公里平均油耗从过去的6.9升下降至6.3升,当年海马汽车仅有福美来三代一款车型入围,但一年时间不到(2012月7月份)海马汽车除SUV车型骑士以外的所有车型全部入围节能补贴目录,不得不令人怀疑这些入围车型被“动过手脚”。

  实际上,目前全国有资格进行汽车能耗检测的单位不到10家,而这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接指定的业务范围远不止“油耗检测”一项,以长春汽车检测中心为例,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定为“汽车新产品申报《公告》检测机构”、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为“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机构”等等,检测中心具有汽车整车、底盘、发动机、车身附件、汽车用非金属材料、轮胎等70余种产品的检测能力和非接触速度计等10种汽车专用仪器的校准能力,此外还大量地参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关于汽车认证和检验政策、实施方案的制定及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也就是这样一群披着“官方色彩”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却“独立”缺失,与汽车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靠汽车企业养活。消费者又怎能相信他们出具的检测报告?遇到汽车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又怎能指望他们帮忙检测提供公正的举证材料?

  在我国,汽车消费者维权难主要体现在“举证难、法律不完善、投诉无门”,正是这“三座大山”挡住了消费者维权之路。

  以油耗虚高为例,央视此前随机调查,超过70%的车主都表示自己汽车实际油耗要比厂家宣传的高很多,但是提到投诉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车主都表示“投诉无门”。

  然而,当央视记者致电汽车行业主管部门时,对方却要求“其投诉联系汽车企业或者消费服务部门”。

  即使车主投诉车子油耗虚高得厉害,总得举证吧!汽车企业此时往往要求消费者提供“具备国家质检总局CNAS认证的国家一级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才予以采信,而这些拿着车企大单子的检测机构会接个人单子进行检测吗?

  笔者记得,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所所长方茂东曾说过,为防止厂家上报虚假数据,“日后政府部门还将根据消费者所反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市售车型进行抽检。如若抽检结果与厂家公布数据偏差过大,或将执行责令厂家对车型进行召回等惩罚措施”。实际上,自2010年工信部公布汽车油耗数据以来,鲜有政府部门责令厂家对车型进行召回等惩罚措施,如果处罚,到底是由工信部出手还是质检总局下令呢?

  当下,去年10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并没有明确“油耗虚高”属于“保修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难以就此维权。

  而今年3月15日新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有“举证责任倒置,6个月内出现瑕疵,由商家承担举证责任的条款”,比如汽车企业举证说“消费者自己操作不当,还有外部温度问题、堵车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油耗偏大”,消费者有办法反向举证吗?

  在美国,每种车型的认证试验均由汽车企业自己进行,然后再将试验结果上报环保局(EPA)。初始阶段,环保局将100%地对试验结果进行复查,判断合格与否,并以复查数据为准。随着汽车企业的自觉性提高,现在复查率已经降到10%左右。一旦汽车企业自报的油耗过于偏离环保局的复查结果,环保局会让企业付出高昂的“代价”,以此保护消费者利益。此前现代起亚就因将自家的汽车燃油经济性夸大了约0.6L而受到制裁。在美国政府干预下,美国的消费者平均每人一次性获赔约320美元,总金额高达近4亿美元。国内汽车行业主管部门何不学习美国经验,设立独立非盈利机构复查汽车企业提供的油耗?

  当前,汽车企业在宣传产品时夸大油耗数据已成“通病”,只有好的制度和法规才能有效约束汽车企业不诚信的行为,一方面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要权责分明,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国家要明晰法律法规,加大企业违规和违法惩罚力度,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迫使汽车企业诚信守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刊登 | 友情联盟 | 站点地图
Copyright 2009 安徽汽车救援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8006386
皖ICP备17027596号 技术支持:卓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