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泰宁县简介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交界线上武夷山支脉--杉岭山脉东南面。东经116度53分至117度24分,北纬26度34分至27度08分。北邻邵武,东邻将乐,南接明溪,西通建宁,西北与江西黎川接壤。全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61公里,总面积1526余平方公里,人口124076人(1995年末数)。泰宁近年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具有古老的历史。南唐中兴元年(958年)以建州绥安县的归化场地设立归化县。宋元佑元年(1086年)改名“泰宁”,取泰平安宁之意。元代属邵武路。明清均属邵武府。1931年6月4日,红军第一方面军攻克县城,泰宁成为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21个县之一,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1950年2月9日解放,隶属省第二行署管辖。1970年6月划归三明。泰宁属高丘、低山地貌。耕地16.49万亩,林业用地187.36万亩,占总面积81.14% 。泰宁属南亚热带北部和中亚热带中部的过渡性气候,兼具两个气候区的特征,春夏盛吹夏季风,秋冬则受冬季风控制。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无霜期216--300天,年降水量1824毫米。 泰宁是福建重要的林业和粮食基地,水利资源丰富,林木总蓄积量为586万立方米,毛竹1500多万根,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500万公斤。人均占水量是全省人均量的两倍。泰宁盛产稻谷、大豆、笋干、香菇、红菇、毛竹、木材,还有云母、瓷土、滑石等矿产。
泰宁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三明市泰宁县。 大金湖地质公园以
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同时还有花岗岩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点缀其中。丹霞地貌空间分布:北起龙湖镇的天成岩往西南经上清溪、泰宁城关至读书山、记子顶,后南转至
猫儿山、龙王岩、
八仙崖(大牙顶)至龙安乡,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龙王岩、八仙岩四个红色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