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播网9月16日消息(来源:新安晚报) 一盼再盼,在历经143天的耐心等待,合肥市民终于迎来了一条全新的“安徽第一路”。昨日上午,在该路首次正式开通运行之际,记者再次进行体验。虽然,沿线相关管线仍在紧张入地施工,路面电线杆的拔除还需时间;百大CBD、飞凤街、四牌楼三处地下通道以及四座人行天桥工程仍需时日;两旁道路绿化和人行道问题以及BRT快速公交营运也需要磨合及加速进行……但是,记者发现这条改造之后的长江中路已经更宽敞、更舒适、更顺畅、更现代了。
开通首日通行“挺顺畅”
改造后的长江中路究竟是否“尽责”,可以更好地满足交通通行需求呢?昨日上午,记者在该路正式开通的首日进行探访,发现从总体通行情况来看该路车辆行驶比较“顺畅”。
从五里墩向东行驶,仅在环城西路、金寨路、宿州路等道路交口处遇红绿灯时有所等待,但以上几处路口相对改造前堵点明显减少。行驶过程中,记者还发现由于未来BRT快速公交车专用道目前仍未作为专用车道,所以相对车流量而言,车道空间非常充足,几乎没有出现车道拥挤的状况。“虽然有一些非机动车抢上机动车道,但是现在的机动车道比较多,所以对整体交通情况也没有太多影响。最主要的是在这条路上现场还没有什么公交车,不会像以前一条龙似的占道,所以开车跑起来感觉道路非常清爽。”一位刚从长江中路驶出的驾驶员告诉记者。走访中,记者还发现,由于昨日长江中路车辆行驶相对通畅,所以对交口道路上的交通分流能力也较好,因此沿线交口道路并未出现明显堵点。
“黑马路”比“白马路”养眼
站在三孝口人行天桥上的朱老已经是“记不清”多少次上桥参观长江中路了。他告诉记者,曾经合肥建金寨路高架桥的时候他也经常去看看,现在看的最多的就是长江中路,从开始改造的时候他就不时地过来看看,“每次都有新变化,挺让人激动的。今天正式开通了,肯定要来看看。”“最早的长江路就是条碎石路,想想现在真是没法比,估计这是我这辈子看到它的最后一次大变化。作为老合肥人,我知足了。你往远看是不是怪有气势的……”朱老颇有感慨地对记者说。
“感觉现在的8车道的长江中路比以前宽多了。而且以前长江中路是水泥路面的,容易反光刺眼,跑起来感觉有些硬,现在铺上沥青的‘黑马路’比起来更舒适,也更养眼,有大城市的感觉。”在昨日长江中路正式开通时,一位来自六安的外地司机这样评价。
非机动车行驶相对“有点难”
在昨日对长江中路进行的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相对于机动车而言非机动车行驶在该路上“有点难”。
市民黄小姐告诉记者,自从长江中路改造路面修好之后,她几乎是每天上下班都是直接上长江中路。那时候一方面是禁行机动车,所以路面空间非常宽阔,行驶起来很“自由”。在昨日长江中路全面放行之后,电瓶车只能在非机动车道通行了。虽然长江中路现有的非机动车道挺宽,而且不会像以前一样容易被机动车抢占道路,但是由于人行道部分相对较窄,许多行人都是在非机动车道上通行,甚至是并排行走,给非机动车的行驶带来许多不便。
同样,由于长江中路沿线百大CBD、飞凤街、四牌楼三处地下通道以及四座人行天桥工程(工期3~4个月)将在近期内启动建设,所以行人过往中暂时会存在一些不便。
沿街商家纷纷开门寻“商机”
在长江中路正式开通的首日,两旁沿街商业氛围的变化更加浓厚。记者看到,不但许多沿街门面已经完成店面改造,而且纷纷撕下改造期间“修路期间降价保本”的宣传。
与舒城路交口附近的一家服饰店,在长江中路改造期间曾数次贴出打折降价的宣传,而且每次“打折”程度都会有所加大。昨日记者在该店前却发现,打折宣传已经消失。对此,采访中该店店主颇为兴奋地告诉记者:“像我们家这样的又不是我一家,你看不都是这样么。现在门前走过的人比修路的时候多多了。哎,熬到现在终于熬到了长江中路开通的时候了。”不过这位店主也是有喜有忧,她表示,喜的是路修好了后重新有了人气,而且沿街被拆掉了一些店面,生意应该会更好,但是因为沿街店面少了,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有人气也难说。 |